两融杠杆 超百亿美元外资加码中国资产 资金高压下债市或迎更大的调整? | 债圈大家说02.19

发布日期:2025-02-23 22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两融杠杆 超百亿美元外资加码中国资产 资金高压下债市或迎更大的调整? | 债圈大家说02.19

  数据来源:Choice两融杠杆

  1、债市震荡企稳

  中金公司研究部固收组及国际组负责人陈健恒

  我们认为目前长期债券并非透支降息预期。如果1年期存款和1年期存单利率平价,存单利率可能需要降至1%-1.1%附近,基于这个水平来看,10Y期国债利率仍有不低的降幅。我们认为低利率环境下,债券策略仍应以持有为主,频繁交易反而得不偿失。债券当下较优的配置策略可能是哑铃策略,即短端配置1年期存单、同时长端配置10-30年国债来构建投资组合的久期,这一策略进可攻、退可守。

 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

  短期10y国债或在1.55%-1.65%区间震荡,等待好的时点择机配置。若由于股债跷板效应以及机构赎回扰动带来的债市调整仍在继续,可先考虑同业存单和资金融出,等待好的时点择机配置;若10y国债上行至1.65%上方、30-10y期限利差大于25bp等时点,把握调整带来的入场机会。

  华创证券屈庆团队

  10年国债要到1.7-1.8%的水平,才能和隐含一次降息预期的市场相匹配,也才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。在利率风险未充分释放,外部压力和政策协同窗口期尚未到来之际,央行过早转向宽松可能导致前功尽弃,不可过度期待央行的对冲力度。利率绝对水平仍偏低,市场调整压力尚在释放过程中,不必急于左侧抄底,耐心等待右侧机会。

  2、民企发债迎利好

  据Choice数据统计,目前各行业民企存续的债券约2.31万亿,其中非金行业约1.26万亿。2024年,民营企业共计发行债券3.34万亿元,较2023年增长13.34%,为2020年来首度正增长。2024年,民企实现债券净融资2413.35亿元,2022年、2023年,民企的债券净融资额分别为-719.43亿、-157.02亿元。

  截图来源:妙想

  华西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姜丹

  “一揽子化债方案”下,信用债供给格局发生了改变,“高收益”城投债的缺位。在当前极度缺乏收益资产的背景下,民企债或因其合意的收益率水平重回投资者视野。

 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

  由于股东背景+自身实力+市场认知度的差异,民企与国企、不同等级民企债间信用分化仍存,建议重点关注高景气、景气修复行业的龙头民企债机会,短久期挖掘为主,拉久期优于下沉,并关注民企科创债等品种扩容机会。

 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

  本次座谈会强调“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”,即首要是抓落实,“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,不能打折扣”,具体指向公平竞争、破除民企融资难、清偿民企欠款、保护民营企业家权益等举措。

  中国货币市场刘承承

  规模上看,民企债券净融资持续收缩。结构上看,民企债券融资分化进一步加剧。价格上看,民企债券与国企信用利差有所扩大。

  3、土储专项债重启

  2月18日,北京发行了一批地方政府债券,包括101亿元一般债券和462.9亿元专项债券,均为新增债券。其中,462.9亿元新增专项债券,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、城中村改造、土地储备、园区基础设施、环境整治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。

 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

  对于2025年而言,除了预计仍将有约2.8万亿的规模用于化债外,我们认为专项债资金或将拓展用于土地储备项目、收购存量商品房以及补充银行资本金,此举不仅有助于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,也将缓解金融体系资本压力支持信贷传导。但需注意的是,土储专项债的发行也将占用部分原本投向传统基建的专项债资金,预计2025年投向传统基建的专项债资金占比将有所降低,围绕稳增长和化解风险资金将占据主导。

  长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

  北京2月18日率先发行用于土地储备领域的专项债,首批资金约117亿元,占北京已披露新增专项债的比重达22%,发行期限以5年为主(61%)。土储专项债若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,将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和企业资金流动性,化解地产、城投风险。相较于央行再贷款工具,土储专项债具有信用背书更强、发行期限更长等优势;土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,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和企业资金流动性,化解地产、城投风险;收储意在减少市场存量,短期对投资的拉动偏滞后,中长期有利于打通地产正循环。地方加杠杆助力深水区化债,是地产止跌企稳的关键一环。

 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

  近期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以及运用专项债收储的节奏,有所加快。这一方面是贯彻落实财政部、发改委、自然资源部去年6月以来发布的,关于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的政策要求,另一方面,地方也想通过收储去化土地库存,支持开发商资金链,更好推进保交付、再拿地以及项目开发建设。

文章来源: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责任编辑:43 原标题:超百亿美元外资加码中国资产,资金高压下债市或迎更大的调整? | 债圈大家说02.19 郑重声明: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举报 东方财富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开微信,

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

使用“扫一扫”

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
扫描二维码关注

东方财富官网微信两融杠杆

沪股通 深股通 港股通(沪) 港股通(深) 热门资讯 李强:释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等消费潜力 上调!摩根士丹利重大转变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 外卖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焦点专题 第十二届Choice最佳分析师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淘宝将全面支持微信支付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卫星互联网迎高速发展 视频 一键关注财经大咖 热点推荐 华夏上证科创50ETF减持中芯国际281.03万股 金额近3亿元 第一财经 6 人评论 2025-02-21 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东方财富免费版 东方财富Level-2 东方财富策略版 妙想投研助理 Choice金融终端 证券交易 东方财富证券开户 东方财富在线交易 东方财富证券交易 关注东方财富 东方财富网微博 东方财富网微信 意见与建议 天天基金 扫一扫下载APP 基金交易 基金开户 基金交易 活期宝 基金产品 稳健理财 关注天天基金 天天基金网微博 天天基金网微信 东方财富期货 扫一扫下载APP 期货交易 期货手机开户 期货电脑开户 期货官方网站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: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021-61278686 举报邮箱:jubao@eastmoney.com 沪ICP证:沪B2-20070217 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5006054号-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: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:4000300059/952500 关于我们 可持续发展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征稿启事 友情链接

热点资讯

相关资讯

Powered by 炒股杠杆融资|炒股融资杠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